日前,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红牛进行查证的过程中却发现,红牛配料中含有国家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等问题。红牛发表声明称自身产品安全,不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超市已将红牛下架。(2月11日中国新闻网)
“困了累了喝红牛”,这句红牛饮料的广告词也算是脍炙人口。言下之意,就是喝红牛,可以解困解乏。不少职场中人,用红牛来“保驾”,甚至是“熬夜必备”。这可能是红牛进军中国市场后一直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但是,前提是绝对的安全,值得信赖。冷不丁曝出红牛饮料也出“问题”,职场人就是再困再累,恐怕也不敢喝红牛了。在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诸多城市超市下架,是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之举,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之措。
红牛饮料曝出问题,这一回是监管“发现的”。这令人欣慰。很多时候,是媒体监督与发现在先,监管倒是丢得很远。在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问题上,职能部门严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资本的良知与责任,会在漫长的生产、加工与经营过程中,相互影响,“交叉感染”,随波逐流,以至于天性的道德与良知“被耗光”。同时,“资本的逐利本能”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推波助澜,加剧行业道德的滑坡。监管职能与体制应市场秩序而生,负责监管从业者的行为,监管资本逐利的合法性。
市场监管既是对食品安全与市场安全的保护,也是对企业的“保护”,一种监管式保护。前者无需赘述,后者有些企业认识不清。其实,在严格监管之下,才会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才会真正地比拼实力。监管不力,或“睁只眼,闭只眼”,就会导致资本无节制、无约束膨胀,以至于道德臣服于资本,良知屈从于利润,也会让市场失序。于是,同行企业之间“攀比的”是市场破坏力、杀伤力。不少食品生产加工类企业迅速“做强做大”,有的已成知名品牌,甚至是“跨国公司”,他们成长过程中,资本迅速膨胀,模式迅速扩张,但是,企业的责任、资本的良知、道德的血液并没有随之增添,甚至有所萎缩。加上监管缺失,助长了企业的“虚胖”,事实上是“弱不禁风”。
胭脂红“困了累了”,红牛“不能喝”。食品添加剂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在带来食品丰富多彩的同时,留下安全隐患。“一天之内胃里装了七八十种添加剂”“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也“困了累了”,让他们“睡个好觉”吧,别在折腾他们了。食品企业大肆、放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已令添加剂背上骂名,责任不在添加剂,而在企业。食品添加剂最需要“添加”责任——监管责任、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等,更有对人类健康必须承担的“大责任”。 |